书接上文,上一篇我们介绍了量化交易它有很大的局限性,总的来说,量化第一不能凭空创造交易,受到市场交易深度的影响,第二也不能凭空制造稳定盈利。它仅仅作为一种工具,并没有一些不了解的眼中那样,有着神秘的光环。
那么,量化是否就一无是处了呢?这显然也不对! 至少和人工交易相比,量化策略还是有着非常多无可比拟的优秀。
我曾经想效仿理查德。丹尼斯培养“海龟交易员”。我找了我一位“前女友”,我将一个布林带(Bolling)的策略,时间周期改成了 4 个小时,然后手把手教她如何操作这样,她每天仅仅需要在早上 8 点、中午 12 点、下午 4 点,晚上 8 点以及晚上 12 点,检查一下布林带和现价的位置变化,每次不到 5 分钟,就能很快做出决定。
不过,我还是把这个事情想简单了。
我在观察她行为的过程中,不断发现了她操作的失误之处,毕竟她之前对交易一无所知。后面她每犯错一次,我都不断收集案例,然后整理对应的步骤,防止错误再次发生。
但不论我提出任何的方案来防止她犯错,但这显示是无济于事,量化交易操作的步骤虽然明确,但是对个人来说熟悉这些步骤,仍然非常多次的训练。
如果我需要将她训练成一个能严格执行交易的操盘手,没有半年时间以及真金白银地砸进去,这一目标很难实现。而这些操作,仅仅是 每天在 5 个时段,每个时段抽 2 分钟关注一下并做出交易,一天交易频次仅仅 5 次,仅此而已。
即使是如此简单的操作,我也可以保证,无论多熟练,后面仍然会犯错。
正是这一段经验,才最终促使我走上量化交易策略开发的道路,因为在这方面量化交易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无论多么复杂的操作,只要逻辑清晰,执行过程中它就不会犯错,我可以得到一个清晰的结论,而不是受人工的影响,得到一个随时且混沌的结果。如果交易结果不佳,一定是策略出现了问题,或者是鲁棒性不够。
有个段子我相信大部分人能理解————十分钟到底有多久?这取决于你到底在在厕所外面还是厕所里面。
人如果注意力高度集中,但是无事可做,那么对时间的感知一定是倍感煎熬;而真正出现大行情,市场急剧变动的时候,人的临时反应时间往往又是不够的。
这在交易中是非常反人性的,日常交易 99% 的时间是非常平淡且无聊的,即使交易员今天状态极佳,但是往往一天也抓不到一个行情,情绪上很容易松懈;等到行情急剧变化的时候,人很容易因为时间的紧迫加上收益的急剧波动,做出非理性的操做。
股市有开市和收市的时间,交易员还可以如同上班一样只在固定时间交易。但 Crypto 是 7x24 小时不间断交易,涉及多交易品种多平台,以人力去进行交易,如同蚍蜉撼大树,再优秀的交易员也无法坚持。
而量化交易就完全不用考虑这个问题,无论多么漫长的时间,它都会坚持策略进行运行,不会有丝毫差异。再者,计算频次可以下探到毫秒级,这是人类根本无法企及的速度,这使得只要把交易周期做小,再微小行情出现交易信号就能交易,而不是动辄以数小时为单位进行交易,白白浪费行情。
人工交易,即使策略非常优秀,即使不提前文的时间冗余的问题,一般也不可能操作太多的平台和交易品种。而且,优秀的交易员几乎是不可复制的。
而在量化策略当中,除去极端的比如打新策略,一般而言,一个策略的核心逻辑是可以在不同的平台、不同的交易品种迁移的。而量化交易策略需要做的,仅仅是把各个平台的 api 接口对接好,各个交易品种的初始参数设置好,多接几个平台或者交易品种,无法是多加一点服务器而已,边际成本极低。
我们介绍一位交易员的时候,往往会介绍他的交易时间,一个 10 年交易经验的交易员一般来说肯定比只有 2 年经验的交易员要好,因为 2 年交易周期还不到一个完整的交易周期。
一个优秀的交易员一定是依靠大量的时间和金钱累积起来的,无论在任何行业,都逃不过。
但量化交易如同开了个挂,只要积累历史数据,我们可以反复进行回测。
我做 CTA 策略的时候,拿 5 年时长的 分钟级 K 线数据,做了 20 万组参数的回测,当时 AMD R7 16 线程 CPU 的电脑,配置了 16 台,但是仍然回测了 15 天才拿到结果。做个不恰当的比方,我们相当于在 15 天里面积累了 20 万 x 5 年=100 万年的交易经验。
我还可以轻易地找出这 20 万组参数中,表现最好的参数、表现最差的参数,它们最高盈利在哪个区间?最大亏损又是哪个区间?排除过拟合和未来参数的影响。
至于回测有哪些问题需要注意?为什么回测和实盘有巨大差异?后面我会专门写一篇文章来解析。但是至少,如果没有回测,这需要花费多少时间和金钱去积累? 所以市场交易其实是掺杂不了任何水分的行业。任何策略,通过回测数据,出具一个交易报告,就能现出原形。
当然,人工交易最大死穴,那就是人的情绪——沉没成本、禀赋效应等等这类刻在人类 DNA 里的东西,一个人无论再理性,终归还是会受到影响,因为整个市场,呈现的都是非理性的状态。这其中巨大的套利空间,就是量化可以施展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