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科夫分析方法涉及到选股以及进场时机五个步骤,以下为五步法的介绍。
目前的市场是盘整还是处于行情中?通过你对市场的结构和供需状况进行分析,是否认为近期将会出现行情?这个分析将决定你是否应该进入市场;如果可以入市,是应该做多还是做空?在这个环节中,要使用市场主要指数的 k 线图和点数图来进行判断。
在上涨趋势中,选择走势比市场更强的股票。比如,寻找那些在市场拉升中比大市指数增长比例多、在调整中比大市指数下跌少的股票。在下跌趋势中,选择弱于市场的股票。如果你对某只个股不确定,那就继续筛选其他股票。在这个步骤,将个股与最相关的市场指数进行比较,进行选股。
在威科夫的选股和交易管理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使用点数图(P&F)来预测目标价位。不管是长线还是短线交易,这个独特方法同样适用。在威科夫的“因果关系”的基本原理中,交易区间内的水平点数计算代表“原因”,随后的价格移动代表“结果”。因此,如果您打算做多,就要选择正在吸筹或再吸筹的股票,并有足够的上涨“原因”来满足您的要求。步骤 3 要使用个股的点数图(P&F)。
应用九个买入或卖出的检验(如下所述)。例如,在一段长时间的拉升之后,出现了交易区间,我们要进行九个卖出检验。检验的结果是否表明有大量供应进入市场,并且需要建立空仓?再举例,如果在明显的吸筹交易区间内,出现了低成交量的弹簧(Spring)和更小成交量的弹簧后测试(test after Spring),九个买入检验是否显示供应已经被成功吸收?在此步骤中,我们将使用 K 线图和个股的点数图。
3/4 以上股票的走势和市场一致。把握市场的动向才能提高交易的成功率。某些具体的威科夫交易原则会帮助我们尽早发现市场可能的转折点。例如,特性改变 K 线,即在大幅上涨后出现的高量大阴线,能够警示我们保护利润。其他措施,例如设好止损单,然后使用威科夫的浮动止损,追随行情,攫取最大利润,直到交易结束。
威科夫提醒交易者应该跟随综合人(Composite Man)的脚步,像综合人一样思考。
要把市场中所有的股票、所有的波动都当做一个人操作的结果,这个人我称之为综合人。从理论上说,这个人在后台操控着股票。如果你熟悉他的游戏规则,你将大大收益;如果你不懂他的规则,他的操作将不利于你。
总而言之,威科夫的理念认为::
威科夫认为通过详细的供求分析,包括研究价格行为、成交量和时间,就可以了解和预测市场。作为一名经纪人,他能够观察到成功的交易群体的做法,并通过股票走势图和点数图来解读他们的思路。示意图展示了大机构操作前的准备和操作方法。做多的入场点是在大机构拉升前准备阶段的后期;做空的入场点是在市场下跌前准备阶段的后期。
威科夫的图谱分析法基于三大原理,这三大原理影响了股票分析的各个方面。比如对于市场指数和个股的方向预测、如何选股、进场的合适点位,以及价格目标的预测。
阶段 A 标志着前期向下趋势的停止。在此之前,供应一直占上风;供应减低的明显证据是初始支撑 (PS) 和抛售高潮 (SC)。这些事件在 K 线图上非常明显,表现为价差增大,成交天量;这种情况揭示大量的筹码从大众散户转移到了专业大机构手中。当沉重卖压得以释放之后,来自机构的需求和空头的补仓会自然地把价格推高,形成自动上涨 (AR)。成功的二次测试 (ST),通常伴有价差缩短和成交量减低,价格停止在抛售高潮 (SC) 的价位,或稍高的位置,表示这里的卖压比以前减轻了。如果二次测试 (ST) 跌到抛售高潮 (SC) 以下,接下来的盘整过程一般会出现新低,或者需要更长时间来进行。抛售高潮 (SC) 和二次测试 (ST) 的底部,自动上涨 (AR) 的顶部,界定了交易区间的边缘。如两个吸筹示意图中所见,画出水平线可以帮助分析市场的行为。
有时候下跌可能没有那么剧烈,在阶段 A 价差和成交量可能不会突然放大。一般来讲,更希望看到初始支撑 (PS),抛售高潮 (SC),自动上涨 (AR) 和二次测试 (ST),因为这些不但提供了更加突出的图谱特征,更表明了有主力机构正在吸纳筹码。
再吸筹交易区间 (指长期拉升过程中的交易区间),阶段 A 的初始支撑 (PS),抛售高潮 (SC),和二次测试 (ST) 并不常见;相反,阶段 A 看起来更像是威科夫派发示意图中的阶段 A。相比原始吸筹区间,再吸筹区间的阶段 B 到阶段 E 通常时间较短,幅度较窄。
根据威科夫分析法,阶段 B 的功能是为新的上升趋势“积累原因”(见威科夫第三原理,因果原理),在阶段 B,机构和职业大户在相对低位吸筹建仓,为未来的价格拉升做准备。吸筹建仓的时程可能很长(有时一年或多年),包括低位买入,而且为了阻止价格快速上涨,在相对高位卖出。在阶段 B 通常会有多个二次测试 (ST),而且在区间的上缘可以有多个类似上冲回落的行为。总体来说,随着交易区间的演化,大机构是净买者,尽可能地吸收浮筹。机构的买卖行为影响了交易区间内价格上下运行的特点。在阶段 B 的早期,价格的波动幅度大,且有高成交量。随着职业交易机构对浮筹的吸收,成交量逐渐减低。当供应耗竭的时候,就是接近阶段 C 的时刻了。
在阶段 C,价格经历对剩余供应的决定性测试;代表聪明钱的操作者借助这次测试判定市场是否已经做好准备,即将拉升。弹簧是价格短暂跌破交易区间(由阶段 A 和 B 确立)的支撑线,然后迅速返回交易区间内的行为。弹簧是一个空头陷阱的典范。在跌破支撑时,会让大众误以为这是下降趋势的继续。事实上,弹簧让空方和晚期卖出的交易员上当受骗而卖出,然后反转,并开启新的上升趋势。在威科夫分析法中,弹簧或震仓代表着对供应的成功测试,预示这是高成功率的做多机会。低成交量的弹簧、或震仓后的低量测试,揭示市场可能已经做好准备,即将进行拉升。所以这是开始建立多仓的好时机,至少应该建立部分多仓。
弹簧或震仓之后出现的强势初现 (SOS),是我们在此处分析正确的确认。然而,如图二中所示,对供应的测试不一定会出现弹簧和震仓。测试的低点也可能会出现在交易区间支撑线的上方。这种情况下,辨认出阶段 C 会有一些困难。
如果我们在前面的分析正确,接下来发生的应该是持续的需求主控。价格特点是,在拉升过程中,阳线呈大价差,成交量增加;向下调整(最后支撑点)时价差缩短,成交量减少。在阶段 D, 价格至少要拉升到交易区间的上缘。几个最后支撑点 (LPS) 是做多建仓,或者加仓的良好点位。
在阶段 E,价格离开交易区间,需求占据绝对的主导,拉升的迹象一目了然。回撤,比如震仓或其他类型的调整,通常都历时短暂。在较高价位发生的新的交易区间,在阶段 E 随时可以形成。这些交易区间被称为再吸筹区间,期间部分机构或交易者获利回吐,同时大机构增加仓位。这些交易区间有时被称为通往更高价位的“脚踏石”。
经过价格大幅上升后,主力开始大量派发的位置。成交量扩大,价差加宽,预示趋势的改变即将到来。
通常在抢购高潮中会出现成交量和价差的显著增大。当价格接近顶点时,购买力达到了最大;专业机构卖出,大众散户急切大量买进。抢购高潮通常在公司公布财务报告、或其他好消息时发生。大机构需要来自公众散户的极高需求来接手他们的筹码,并在卖出时不至于压低股价。
抢购高潮之后,买盘急剧减少,沉重的卖压持续,自动下跌就出现了。这次下跌的最低点协助界定了派发区间的底部。
价格再次回到抢购高潮底部的价位,以测试这个区域的供需平衡。如果这个波段的供应超过需求,就代表区间的顶部被确认;成交量和价差会在价格接近抢购高潮界定的阻力价位时缩小。二次测试可能会以上冲回落的形式出现,即价格会“突破”到抢购高潮和其他二次测试所代表的阻力位以上,然后又快速返回交易区间之内。在上冲回落之后,价格通常会下行,去测试交易区间的底部。
这是下跌到交易区间下缘,或微微跌破下缘的行为。通常弱势信号的下跌会有价差和成交量的增大。自动下跌和弱势信号表示价格的特性改变的开始部分:现在供应占上风了。
当弱势信号测试了支撑位后,可能还会有虚弱的拉升。这时的拉升特点可能是价差缩小,显示了拉升的艰难。拉升困难的原因可能有需求减低、供应巨大,或两者都有。最后供应点代表着需求耗竭;是大机构在价格快速下跌前的最后一波(或几波)的派发。
派发后上冲回落发生在派发区间,刚好与吸筹区间的弹簧或震仓的定义相反。它发生在交易区间的后部,是对“突破”阻力线以后出现的新的需求的测试。如同吸筹区间的弹簧和震仓,派发后上冲回落不是派发区间的必要组成部分。在派发区间示意图 1 中有派发后上冲回落,但在示意图 2 中则没有。
上图显示,在派发区间,阶段 A 标志着上升趋势的停止。直至这一点之前,需求一直占上风;供应进入市场的明显证据是初始供应 (PSY) 和抢购高潮 (BC)。接下来的事件经常是自动下跌 (AR) 和针对抢购高潮的二次测试 (ST),且经常伴有成交量减低。另外一种情况是,没有高潮行为,但需求耗尽,成交量和价差缩小,上升趋势终结;在巨大供应出现之前,通常的表现是每次拉升的突破幅度减小。
在一段大的下降波段中,会出现再派发区间。在再派发区间中,其中的阶段 A 可能会与吸筹区间的开始部分比较相像(比如,具有向下的价格和成交量方面的高潮表现)。然而,对于再派发区间的阶段 B 到阶段 E,则可以用分析市场顶端的派发区间的方法来分析。
阶段 B 的功能是为下跌趋势的产生积累原因。在此期间,机构和职业大户意识到下跌趋势可能要出现了,就大幅减仓,并开始布置空单。在积累原因方面,派发区间的阶段 B 与吸筹区间的阶段 B 类似。本质的不同是,在派发区间演化的过程中,大机构是卖出,是清仓,也最大程度地消耗残余需求。这一过程的表现是供需平衡已被打破,重心倾向于供应而不是需求。在弱势信号 (SOW) 的下行波段中,会出现明显的阴线价差增宽和成交量的增大。
在派发区间,阶段 C 可能会出现上冲回落 (UT) 或派发后上冲回落 (UTAD)。上冲回落 (UT) 是吸筹区间中弹簧的反向动作。它是价格短暂“突破”交易区间的上缘,然后迅速折返并收盘在区间之内。这是对残余需求的测试。它同时也是诱多的陷阱。它看似上升趋势延续的信号,但实际却是让没有辨别能力的、做突破的交易者犯错。在价格下跌之前,大机构利用上冲回落和派发后上冲回落,迷惑大众,使散户方向判断错误,并在高位将筹码卖给做突破的交易者或投资者。另外,派发后上冲回落 (UTAD) 也有扫掉散户空单的作用。大机构做出了这一动作,迫使做空的散户在高位止损。
当看到上冲回落或派发后上冲回落的迹象后,一些激进的交易者开始做空。此时的盈亏比非常有利。但是,“聪明钱”看到这些空单,利用一个又一个的上冲回落,反复逼迫他们止损出局。所以做空最安全的位置是在阶段 D,出现最后供应点 (LPSY) 之后。
许多时候,派发区间内的需求如此虚弱,以至于价格无法升高到抢购高潮(BC)或最早的二次测试(ST)的价位。在这种情况下,阶段 C 里对需求的测试,可能以对下层(或交易区间内的低阶)阻力线的上冲回落(UT)的形式出现。
当阶段 C 显示需求只是最后一波以后,阶段 D 就到来了。在阶段 D,价格将跌到支撑,甚至跌破交易区间的支撑线。当交易区间的支撑线被明显跌破,或在上冲回落或派发后上冲回落出现之后,价格跌破交易区间的中线,就说明供应明显占主导的证据大大增加了。阶段 D 通常会有几波虚弱的拉升;这些最后供应点都是开空仓,或加空仓的良好机会。任何在阶段 D 仍然做多的交易者,都是自找麻烦。
阶段 E 展开了下降趋势。价格跌破交易区间下缘,向下运行,供应占主导。一旦区间的支撑被跌破,出现整体弱势信号,通常会对这个跌破(冰线)进行测试,价格拉升到以前的支撑线附近,或试图接近支撑线。此时是卖空的高胜率时机,因为下跌期间的反弹拉升通常比较虚弱。交易者可以在下降趋势中做空,使用浮动止损,来跟踪整个下降的过程。在大幅度的下跌后,可能会出现高潮行为,开启再派发区间、或吸筹区间。
通过观察成交量和价格的相对变化,来进行图谱上 K 线的供需关系分析,是威科夫方法的基石之一。例如,一个 K 线有大价差,成交量比平均量高,收盘显著高于前几个 K 线的高点,显示需求存在。类似的,一个高量大阴线,收盘明显低于前几个 K 线的底部,显示供应存在。这几个简单的案例展示了供需分析的细节与奥妙之处。在交易区间标记威科夫的阶段和事件,识别每个阶段和事件的内在含义,以及推断价格即将拉升或下跌的时机,都需要对供需关系有精准的把握。
威科夫的第一原理(供需原理)和第三原理(努力与结果)构成了威科夫方法的核心。传统的技术分析(基础经济学理论)也与威科夫的供需原理协调一致:当买单多于卖单的时候,价格将上涨到一个价位;在这个价位需求将减低,同时供应增加,以达到一个新的、短暂的供需平衡。这个道理也适用于另外一种状况:当卖单多于买单的时候,价格将下跌到一个价位;在这个价位供应将减低,同时需求增加,以达到一个新的、短暂的供需平衡。
威科夫第三原理(努力与结果)通过识别量价配合与背离来判断价格趋势的潜在转折点。比如,当成交量(努力)和价格(结果)都显著增加,量价协调,预示需求可能继续推升价格。另外一种情况,成交量增加,甚至高量增加,但是价格并没有跟进,而只是出现收盘的微小变化。如果这种现象出现在吸筹区间,当价格向支撑位调整时,说明供应被大机构吸收,是强势。相反地,如果在派发区间,在阳波中出现巨量成交,但价格只是微微上升,这说明来自机构的巨量供应出现,价格不能继续拉升。在上面的苹果 AAPL 股票图谱中,数次回调都展现了努力与结果的关系原理。
在 苹果 AAPL 图谱中,我们在三次价格回调时看到了努力和结果的关系原理。第一次回调(图中回调 1),价格下跌中,出现了 数个价差增大、成交量增加的阴线;这显示成交量(努力)和价格下跌(结果)和谐一致。第二次回调(图中回调 2)的幅度与第一次回调的幅度相仿,但是价差比第一次回调时的价差变小,成交量减少;这表明供应量减低,从此推测可能出现至少是短暂的价格上扬。第三次回调(回调 3),下跌的波段幅度减少,但是成交量增加;也就是说,努力增加了,结果却减少了;说明众多大买家出现,吸收了供应,预计股票会继续上涨。
威科夫选股方法总是包括相对强度分析。做多时,他选择的股票或行业在盘整时和趋势运动时都强于大市。做空时,他选择弱于大市的股票或行业。威科夫当年的股票图谱,包括 K 线图和点数图,都是手绘的。所以,当他进行相对强度分析,比较股票和大市,或股票与行业内的其他股票的时候,他把两个图谱上下摆放进行比较,如上图所示。威科夫比较图谱上的连续的波段,既对同一张图上的前后波段进行强弱比较,又和被比较图谱上相对应的波段进行强弱比较。类似的方法是在两张图上波段的高点和低点做标注。然后,比较同一张图上前后高点或低点的强度,也比较不同图间的相对应的高点或低点的强度。
在苹果公司 (AAPL) 和纳斯达克 (NASDAQ) 综合指数($COMPX)的图中,AAPL 的高点 3 比高点 1 的位置低,而$COMPX 的高点 3 比高点 1 的位置高。这显示了 AAPL 的点 3 比市场弱。这种情况在二月份改变:AAPL 开始比市场走强。AAPL 在点 5 创出了高顶,在点 6 创出了高底;而 NASDAQ 大市指数在点 5 是低顶,点 6 是低底。威科夫的选股原则是,在其他选股条件(九个买入检验)都满足的情况下,他会选择与大市强度类似的股票去做多。威科夫的九个买/卖检验将在下面讨论。
现代威科夫派利用相对强度的指标来比较股票和大市或某个指数在个个显著点位的强弱。事实上,使用相对强度的指标更容易消除由于股票和指数衡量方法不同所造成的误差。
如果说威科夫三大原理奠定了威科夫股票分析法的基础,那么九个买入/卖出检验就为买入和卖出的时机提供了详细的指导原则。这九个检验描绘了盘整交易区间即将结束时,我们如何判断,向上或向下的新趋势是否即将开始。也就是说,这九个检验描绘、指明了市场最小阻力的方向。下面就是威科夫九个买入前检验、九个卖出前的检验,包括一个范例图谱。
下面的苹果公司 (AAPL) 图谱显示了 2 号到 8 号检验。
在这个范例中,AAPL 的下行趋势结束于初始支撑 (PS),抛售高潮 (SC),自动上涨 (AR),和二次测试 (ST)。这些合起来满足了 2 号检验。交易区间内的成交量逐渐减低,价格开始出现蜡烛线的高顶和高底的现象;这表明浮筹在被吸收、减少。虽然需求也减少,但由于供应耗尽,少量的需求也可以使价格上涨。这些都是看涨行为,并满足 3 号检验。下跌趋势和下降通道被打破,价格在交易区间内盘整,满足了 4 号检验。从 2009 年 2 至 4 月,AAPL 的顶部和底都出现越来越高的状态,从而满足了 5,6,7 号检验。股票已经花了 6 个月时间盘整,并为将来的上涨积蓄了足够的能量。底部铸成,满足了 8 号检验。
我们注意到 1 号和 9 号检验都需要用到点数图。在交易区间内横向计量的指导原则在下面的“威科夫点数图计量方法”里介绍。
威科夫发明了一种独特、有效的点数图,用于预测做多和做空的价格目标。这个方法体现了威科夫最基本的因果关系的定律。区间内横向的点数计量代表“因”,突破区间后的价格运动代表“果”。
威科夫的点数计量方法指导交易者在交易区间内计算积累(因),并预估未来的目标价位(果)。具体过程如下:
下面是一个道琼斯工业指数的水平脚踏石点数图,图框尺寸为 100 点,3 点反转。目标价位的计算方法是,用数出的列数,乘以 100(图框尺寸值),再乘以 3(反转方法值),然后把所得的积加在下列三个数值上:计数列 LPS 的横向值(得到价格估计的最高值),交易区间的最低值(得到价格估计的最低值),计数列横向值和交易区间最低值的均值。点数图的最高值估计预示了当道琼斯工业指数在到达那个值附近的时候,可能出现停顿或震荡盘整。
理查德∙威科夫在二十世纪初的先驱探索是围绕着认识股市中主力而进行的。这种理论认为股票价格的趋势主要是由于主力机构把股票朝着对他们有利的方向进行运作而产生的。尽管威科夫原本的教育理念是让大众投资者认清投资市场的真谛,但目前的情况是,许多职业交易者、机构使用威科夫的方法,而散户大众仍然没有广泛使用。尽管如此,威科夫方法的完整性、系统性、逻辑性,以及发现高概率高收益的交易的能力,使他的选股方法和投资策略经受住了时间的检验。威科夫的训练方法使投资者能够不受情绪的干扰,做出理智的、以事实为根据的交易决策。使用威科夫方法,交易者可以把资金投放在市场主力的聪明钱一边,而不是错误的一边。熟练掌握威科夫方法需要大量的练习,但是绝对物有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