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hena 生态崛起:双轨美元引擎重构金融,千亿 RWA 市场迎来链上融合革命

摘要:Ethena 通过双轨稳定币战略重塑加密金融:

  1. USDe 以代币化基差交易为核心(53 亿流通量),凭借永续资金费率(年化 5-12%)及动态抵押策略(现金占比升至 50%)提供高收益;
  2. USDtb 以贝莱德 BUIDL 美债基金 100% 抵押,输出 4.5% 低风险收益,配合 iUSDe 合规层打通机构通道。
  3. 技术侧推出千倍吞吐 Converge 链(100ms 区块+CVN 安全委员会),承载 Ethereal 超低延迟 DEX。
  4. 生态整合五大支柱:Horizon(RWA 借贷)、Morpho(无许可信贷)、Maple(混合机构贷款)、Pendle(收益衍生品)及交易所矩阵(Bybit/Deribit),形成以 USDe 为结算层的闭环金融基建,锚定代币化 RWA 与机构资金入场的万亿级机遇。

1. Ethena 战略说明

如团队多次访谈所述,Ethena 的战略核心围绕加密货币的两大主要用例:

  1. "投机结算载体" — 涉及 Meme 代币、衍生品、流动性挖矿及类赌场活动。团队历史上通过 USDe 和 sUSDe 进军该市场。
  2. "稳定币、数字美元及代币化结算载体" — 将传统金融资产引入链上。团队已日益将重心转向此领域,推出了 iUSDe、USDtb 和 Converge。

在投机领域,协议广泛专注于将 USDe 集成于去中心化及中心化场所,以确保贴近交易相关活动。

在 DeFi 中,这种集成体现为多种形式:用户可质押 USDe 借款(用于投机或赚取收益)、在 Pendle 等平台交易 sUSDe 收益,或在去中心化及中心化的永续合约与交易平台将 USDe 用作抵押品。通过此策略,Ethena 尝试将其自身定位于紧邻投机和交易活动,作为用户可质押借款和用作抵押品的资产,以此构建竞争壁垒。在某些情况下,USDe 本身成为交易标的资产,如 Pendle 所示。

在结算与代币化方面,Ethena 已开始更广泛地扩展其产品套件。Ethena 成立初年明确聚焦于发展核心产品 USDe,团队在此展现了强大的执行力。协议经历了快速增长:USDe 供应量在首年内流通量达 60 亿美元,使 USDe 成为加密领域增长最快的美元产品和 DeFi 协议之一。此后,它已成为加密和 DeFi 领域第三大流行的美元产品,仅次于 Tether (USDT) 和 Circle (USDC)。

USDe 供应走势图表
USDe 供应走势图表

然而,过去一年其重心日益转向将传统金融资产引入链上,并聚焦于稳定币、数字美元及代币化的结算。Ethena 创始人 Guy 表示,“机构资金流入该领域是整个本轮周期及未来最重要的叙事”。为成功捕获机构资金流,团队开发了多种产品(iUSDe、USDtb,最重要的是 Converge)与 USDe 并行推出,这些产品不仅旨在吸引机构资本和引入代币化资产,且彼此互补。

美元稳定币总供应图表
美元稳定币总供应图表

近期,加密货币的价值主张已显著变化。尽管去中心化、免信任系统、无许可访问及透明化市场与金融体系仍然重要,但加密货币能为传统金融基础设施带来的结算与效率提升日益凸显。Ethena 的产品扩展通过稳定币和代币化直接瞄准这些机构效率趋势。

2. USDe

USDe 是 Ethena 的基石产品,作为合成美元产品的代币化基差交易载体。USDe 的增长由高内嵌收益驱动(用户质押获取 sUSDe 可获得),并通过 DeFi 协议与中心化交易所的集成加速推进。团队采取激进策略确保 USDe 全面接入各类场所,使其常成为收益最高的美元产品。正如联合创始人 Guy 近年强调的,USDe 与 USDT/USDC 存在本质差异——后两者常内化收益(保留国债利率或仅在特定场所返还),而 Ethena 专注收益竞争,将基差交易收益全额传递给质押者与 USDe 持有者。

截至 2025 年 5 月,USDe 流通量达 53 亿美元,约占稳定币总市值 2%。Ethena 已渗透货币市场、收益产品及 CDP 稳定币领域,常作为收益来源、交易工具或抵押资产。

本报告虽称 USDe 为美元产品或合成美元产品,但需注意其风险特征异于传统稳定币(基于国债/短期政府债务工具)。

关键点在于:Ethena 重点通过合成美元 USDe 提供储值/储蓄产品。团队未直接挑战 USDT(及次之 USDC)在支付结算领域的主导地位——USDT 在中东、非洲及亚洲具有强网络效应。相反,USDe 作为半互补产品,与用户共享收益并充当储蓄账户(高收益伴随高风险),使 Ethena 在美元化产品收益需求者中扩大份额。团队近期才推出国债抵押稳定币 USDtb,定位为 USDe 的补充品而非 USDT/USDC 的直接竞争者。

与法币抵押稳定币不同,USDe 由波动性加密资产(通过衍生品市场空头对冲)支持。每铸造 1 USDe,协议持有等值美元加密货币(如 ETH、BTC 或流动性质押代币)并同步开立等名义价值永续合约/期货空头。这形成自对冲"多头 + 空头"头寸(基差交易):加密资产价格波动相互抵消,保持净组合价值锚定 1 美元。因价格风险中性化,USDe 可实现 100% 全额抵押(1:1 支撑),无需传统超额抵押稳定币的巨额缓冲资本。

要获取 Ethena 机制产生的收益,用户须将 USDe 质押为生息代币 sUSDe。sUSDe 可视作储蓄代币:随时间累积协议收入(资金费率等),而基础 USDe 闲置时为无息稳定币。2024 年 sUSDe 通过捕获加密市场收益为持有者提供约 19% 平均年化收益。

2.1 铸币机制

USDe 铸造需将资产转化为对冲结构。例如:白名单做市商存入 100 USDC/USDT 换取 100 USDe。后端 Ethena 用资金购买现货资产并开立等值永续空头。此过程原子化自动执行,抵押资产在创建时即时对冲。除执行成本外,Ethena 不收取铸造/赎回差价或利润。

所有抵押资产由链下托管机构(如 Copper/Ceffu)安全保管而非存于交易所,最大限度降低对手方风险。正因此设计,Ethena 能在 Bybit 安全事件期间撤出头寸且无损用户抵押品。交易所仅按需临时控制保证金资产,依托"链下结算"托管方案实现。

2.2 USDe 机制与收益

Ethena 以基差交易为核心收益层,叠加多元收益来源。

2.2.1 基差交易

USDe 核心为基差交易。历史上永续期货常相对现货溢价,多头需向空头支付资金费率维持平价。USDe 本质是 Arthur Hayes "中本聪美元"概念的代币化实践:做多底层加密资产 + 做空永续合约=合成美元头寸。因多空头寸价格波动抵消,头寸价值保持稳定,但空头持续获取永续合约资金付款。若底层资产生息(如质押 ETH 获取协议奖励),此类收益亦被累积。故 USDe 抵押品收益来自双渠道:

2.2.2 永续资金费率

当加密资产净多头需求旺盛时,空头收取资金费。加密市场长期存在多头偏好:例如因 ETH 通缩与质押收益属性,其永续合约常呈年化溢价。Ethena 通过持续持空捕获此收益。

Ethena 收益策略(尤指基差交易)的可持续性常受质疑。ETH/BTC 资金费率数据显示:负费率持续性极低——BTC 最长连续负费率仅 8 天,ETH 为 13 天。BTC/ETH 负费率平均持续期仅 1.6/2.2 天,表明市场结构性多头偏好快速回归。

平均资金费率统计图表
平均资金费率统计图表

需注意:下图含以太坊 PoW 转 PoS 后永续市场套利导致的异常值。剔除后数据如下: 平均资金费率统计图表
平均资金费率统计图表

直方图分析印证正向偏态:BTC/ETH 负费率时间占比仅 10.5%/12.5%。分布呈严重右偏,两者平均资金费率(BTC:7.27%/ETH:7.62%)显著高于中位数,显示偶发极高正费率推升平均收益。最显著的是:BTC/ETH 资金费率最常见区间稳定正值,多数时间处于年化 5-10% 区间。

以太坊历史平均资金费率统计图表
以太坊历史平均资金费率统计图表

近年 BTC/ETH 资金费率持续演变:2022 年均值较低(BTC:1.69%/ETH:-1.92%,合并事件致费率骤至 -276%),2023 年显著提升(BTC:7.59%/ETH:9.09%),2024 年达峰值(BTC:11.12%/ETH:12.68%)。

当前 Ethena TVL 近 60 亿美元,占永续合约空头头寸显著份额,理论上其对冲活动可能长期压缩资金费率。但数据显示费率仍稳定于舒适正值,结合其他收益远超吸引力阈值。Ethena 大规模运作下费率企稳,表明市场可消化协议对冲需求而不完全侵蚀基差交易机会。

2.2.3 底层收益(质押与借贷)

Ethena 持有多种抵押品。部分(比例渐微)为质押 ETH(及 stETH 等流动性质押代币),产生 ETH 质押奖励。这为抵押池提供基础收益。Ethena 亦可持有稳定币作为抵押品(如闲置 USDC/USDT 储备),并通过安全收益机会(如借贷市场)部署。流动稳定币既提供波动市场缓冲,又在收益场所创造额外收益。通过在加密抵押品与稳定币间动态配置,Ethena 可优化收益并管理风险(资金费率低迷或为负时增持稳定币)。

因质押利率变化,Ethena 对 ETH 质押收益的敞口已缩减。Guy 指出:协议上线初期质押利率约 5-6%,后逐渐降至 3% 以下。当前收益难以补偿质押的期限与流动性风险,促使抵押品结构剧变——LST 抵押比例从初始 80% 降至当前不足 6%。

ETH 质押收益在 2023 年初达 13% 峰值后持续压缩:2022 年 9 月 PoS 启动时约 4.3%,2024 年初均值为 3.9%,当前降至 3.1% 左右。

以太坊质押年化统计图表
以太坊质押年化统计图表

Ethena 抵押构成反映此转向:质押 ETH 占比从 2024 年 12 月 6.4% 降至 2025 年 6 月 5.4%,而流动现金扩张至总抵押品近 50%。此转变彰显对稳健抵押与资本保全的明确优先。

风险收益比使此调整合乎逻辑:3% 收益下,质押者面临多重风险——解押期致期限风险、流动性质押协议含智能合约风险、验证者操作存罚没风险。这些风险累积却难超传统无风险利率。此外,Ethena 核心永续策略已产生可观收益,无需引入低收益且增加监控与风险分析复杂度的质押敞口。

除永续资金费率与质押奖励外,Ethena 通过补充策略增强 USDe 收益或韧性:

  • 协议收入分成:铸造收 10bps 费用,零费用赎回。协议主要通过留存未分配用户收益创收,仅 sUSDe 持有者获收益。储备金可强化抵押或资助计划,为协议提供可持续运营资金或保险锚定。对用户则形成质押激励。截至 2024 年 5 月,分配 sUSDe 收益后,Ethena 储备基金月收入达数百万美元。
  • 清算与交易费:再平衡抵押品时可能实现收益。若抵押资产价格波动导致头寸重新对冲,可能产生微小套利损益(Ethena 会最小化此影响,但结构性收益归系统所有)。
  • 外部收益集成:Ethena 探索集成 DeFi 平台在 USDe 上生成收益。例如:将对冲非必需 USDe 存入借贷市场或流动性池赚取费用。Ethena 透露"流动稳定币"部分抵押品依存放位置亦可产生收益,表明其积极管理闲置抵押品——如资金费率低迷时将部分 USDT 存入生息账户,或使用 Aave 等协议在不影响锚定前提下赚取储备收益。各协议需经治理(风险委员会)批准。
  • 市场波动:虽非常态,Ethena 亦可受益于市场波动。例如:今年早些时候以太坊连环清算致价格跌破 2,200 美元时,因 Ethena 持有下行脱钩工具的空头头寸,尽管头寸应呈 Delta 中性,协议仍录得约 5-7% 损益收益。此因连环清算导致永续空头与现货价格脱钩并向下偏离。

3. Ethena 增长路径

Ethena 的增长特征表现为快速渗透 DeFi 协议与 CeFi(中心化金融)平台,驱动 USDe 需求并扩展用例。核心增长向量如下:

3.1 CEX 与交易平台集成

Ethena 的核心战略是将 USDe 集成至永续期货交易所,切入稳定币现有大额用例(交易平台抵押品)。2024 年,Ethena 宣布与 Bybit 集成支持 USDe:Bybit 不仅上线 USDe 交易对,更允许交易者将 USDe 作为永续合约保证金并赚取收益。传统上交易者使用 USDT/USDC 作为保证金(其收益被内化),而 USDe 使用户可通过其生成收益抵消部分资金费。安全事件前该交易所持有超 7 亿枚 USDe,印证强劲需求。

2025 年初,Ethena 计划将 USDe 接入头部加密期权交易所 Deribit,近期又宣布集成 Hyperliquid。此外 USDe 已接入 Converge 原生永续合约 DEX Ethereal。协议正推动 USDe 成为交易场所标准保证金资产,与 USDT/USDC 并列。每次交易所集成均可能引致大规模流入——若交易者为获取生息属性迁移抵押品。鉴于全行业交易所有数百亿美元抵押品规模,Ethena 正切入庞大市场。对交易所而言,支持 USDe 可吸引流动性(用户抵押品可生息),且因 Ethena 基差交易空头端在交易所执行,双方存在天然合作基础。这对 Ethena 形成良性循环:更多 USDe 上交易所意味捕获更多资金费率收益,从而提升 sUSDe 年化收益,吸引更多用户铸造 USDe。

3.2 借贷协议集成

货币市场与借贷平台是高收益美元产品的天然应用场景。Aave、Morpho、Euler 等协议允许用户借出/借入稳定币及美元产品。USDe 集成后用户可出借 USDe 同时赚取借贷利息与 sUSDe 固有收益;亦可抵押资产借入 USDe(借入者可质押 USDe 部分抵消利息并潜在捕获利差)。

Sky(原 MakerDAO)旗下借贷子 DAO Spark Protocol 于 2024 年初集成 Ethena。2024 年 3 月 29 日,Spark 通过 Maker 直接存款模块(DDM)将 1 亿枚新铸 DAI 注入两个 Morpho Blue 市场(DAI/USDe 与 DAI/sUSDe)。DAI 通过超额抵押 USDe 头寸出借,在为交易者提供信贷额度的同时为 Maker 生成稳定费收入。2025 年 2 月治理文件披露:若市场条件允许,Spark 可能将 USDe/sUSDe 直接持仓及相关信用敞口扩大至 11 亿美元。sUSDS(原 sDAI)占 Ethena TVL 显著份额,达 14 亿美元。

此外,Ethena 深度集成 Pendle(下文详述)。Pendle 本金代币(尤指 PT-SUSDE 与 PT-EUSDE)已广泛接入 Morpho、Euler 及 Aave。

3.3 Pendle 与收益衍生品

Ethena 最关键集成是与收益代币化协议 Pendle Finance 的合作。Pendle 允许用户将生息资产拆分为本金代币(PT)与收益代币(YT)并进行交易。USDe/sUSDe 是理想的收益代币化标的:sUSDe 作为生息资产赚取基差收益。双方集成催生 SY(标准化收益)USDe 市场,用户可存入 USDe 获取累积收益的 SY 代币,或通过 YT/PT 交易未来收益。

此举实现互利增长:Pendle 平台通过提供固定收益或杠杆化收益机会吸引 USDe 持有者。例如 2024 年中,用户存入 USDe 至 2025 年 7 月到期的 Pendle 池可锁定约 32% 固定年化收益(本质锁定当时高资金费率);另有人购买 YT 投机或放大收益(YT-sUSDe 提供更高有效年化收益但风险加剧)。此灵活性推动超 17% 的 USDe 供应量在 2024 年 7 月前流入 Pendle。sUSDe 收益的流行使 Pendle 交易量与 TVL 激增,反向促进其增长。

Ethena 则通过"聪奖励计划"等活动主动激励:用户以特定方式持有或使用 USDe 可赚取比特币聪积分,其中 Pendle 存款获最高奖励乘数(如存入 Pendle YT/LP 享 20 倍乘数)。这形成正反馈循环:高收益→更多 USDe 需求→提升 Pendle 使用率→维持收益竞争力。通过奖励外部协议使用行为,Ethena 有效引导流动性并扩展应用场景,无需自建服务体系。

4. 风险剖析:USDe vs USDC vs USDT

Ethena 的 USDe 在结构与风险层面与法币抵押稳定币 USDC/USDT 存在本质差异。

4.1 抵押品与透明度

USDe 采用加密资产抵押 + 对冲模式,而 USDC/Tether 为法币抵押。USDe 抵押资产(BTC/ETH 等)存于链上/加密托管账户,匹配负债(空头头寸)存在于中心化衍生品交易所;USDC/USDT 抵押品则为银行/信托账户持有的现金或债券(国债/短期政府债务工具)。这意味着 USDe 抵押透明可链上验证(含部分链下交易所元素),而 USDC/USDT 依赖链下审计(如 USDT)。

USDe 透明度更高:可通过链上监测抵押资产价值(如托管地址资产公示)及交易所 API 追踪空头规模。Ethena 每月发布 USDe 抵押品托管鉴证报告,证明资产存于链下;USDC 有月度审计鉴证,USDT 为季度鉴证。去中心化层面:USDe 虽环节复杂但信任分布更广(多交易所 + 多托管商 + 智能合约),USDC/USDT 完全中心化(单一发行控制点),故 USDe 无法被单边审查冻结,具备抗审查优势。

4.2 交易对手与交易所风险

USDC/USDT 暴露于传统金融体系风险:银行倒闭(如硅谷银行事件致 2023 年 USDC 脱锚至 0.88 美元)、监管冻结(OFAC 黑名单地址可被 Circle/Tether 冻结)、透明度缺失(尤指 USDT)。USDe 风险更偏向加密原生:依赖交易所对手方(若持仓大额空头的交易所破产,Ethena 可能亏损或再对冲困难)。Bybit 安全事件(有效压力测试)部分体现此风险:Bybit 资产损失但 Ethena 链下托管机制仅使衍生品未实现损益面临风险(当时敞口约 3,000 万美元),最终由储备金覆盖并迅速清零敞口。这表明 Ethena 模型虽存交易所风险,但可通过分布式托管与储备缓冲缓解。若大型交易所(或多个)突然倒闭,USDe 可能在资产回收前面临抵押不足。

4.3 稳定机制

USDC/USDT 依赖简单兑付承诺:价格下跌时套利者可折价买入并向发行方 1:1 兑付美元(假设发行方履约)。USDe 的稳定依赖市场机制与对冲套利:若 USDe<1 美元,套利者可买入并通过 Ethena 流程赎回(销毁 USDe 获得价值 1 美元的底层抵押品)。限制在于仅授权方可直接赎回,但实践中做市商将在有利可图时行动以维持锚定。此外 Ethena 系统必要时可使用储备金维稳(虽未公开明确锚定防御机制,储备金主要用于覆盖缺口)。迄今 USDe 凭借深度流动性池紧密锚定。

4.4 规模与抵押限制

USDC/USDT 理论规模随法币流入无限扩展(受限于银行容量与市场信任),USDe 增长则受制于衍生品市场容量与加密抵押品可用性。现实限制包括:大规模铸造 USDe 需同等体量永续空头,交易所未平仓量上限可能制约增长。截至 2025 年 7 月,Ethena 已占部分平台显著份额(如主流交易所 BTC/ETH 永续合约 OI 占比约 4.3%/4.9%)。若 USDe 规模翻倍,可能挤压市场或扩大价差。Ethena 通过多交易所(币安/Bybit/OKX/Bitget 等)分散风险,并可能推动 USDT 保证金永续市场扩容。相比之下 USDT 增长或受限于美债购买能力与银行关系(但上限极高,USDT 已无碍突破 800 亿美元)。

4.5 波动性、资金费率与市场风险

USDe 暴露于衍生品市场环境。长期负资金费率(空头支付多头)将导致头寸持续亏损,协议需自掏腰包或消耗抵押品支付资金成本。储备金可应对短期波动,但若市场根本转向(如持续数月大规模加密做空需求),USDe 可能面临收益缺口甚至抵押风险。Ethena 推出 USDtb 部分旨在通过转向正收益资产应对此场景。传统稳定币无此风险,其价值仅取决于发行方偿付能力。

极端行情中 USDe 锚定理论上更脆弱:若加密价格一夜翻倍,空头亏损可能稍滞后于抵押品增值(或反之),导致轻微失衡(虽设计为 1:1,执行滑点影响仍存);若交易所流动性稀薄,大仓位再平衡可能产生成本,致使实际抵押略低于 1 美元直至套利修复。但 Ethena 每日结算损益并调整抵押,常态下风险极低。USDT/USDC 也可能因恐慌抛售脱锚(如 USDC 0.88 美元事件源于银行破产担忧),但只要储备充足套利通常修复。核心差异在于信任 vs 算法:USDC/USDT 纯依赖发行方信用,USDe 依赖算法对冲+Ethena 运营信任。若 Tether 储备遭质疑(如重大审计失败),USDT 可能显著脱锚;USDe 脱锚则更可能源于技术故障(智能合约漏洞/交易所连环违约)或极端资金费率倒挂。

4.6 机构视角与监管前景

对机构而言:USDC/USDT 认知清晰且具明确法律框架(如 USDC 被监管为存储价值工具),USDe 可能被视为高风险复杂产品,或处于监管空白。机构或担忧 USDe 运营风险(如向风控委员会解释稳定币空头抵押)。USDtb 可能作为面向机构的主推产品缓解此顾虑,而 USDe 更受加密原生基金/自营交易台/DeFi 用户青睐。若 USDe 持续验证实力,对冲基金等机构或为收益配置(早期配置者在低息环境获近 20% 年化收益极具吸引力)。

USDC/USDT 面临监管审查(如纽约州检察长诉 Tether、稳定币立法提案)。USDe 因涉及衍生品,可能被视为"合成优质货币市场基金"而受审查。若监管认定其构成系统性风险或未注册产品,Ethena 或面临压力(尤其规模扩大后)。其全球化与去中心化特性或提供缓冲(基金会注册于离岸),但监管方亦可能认可 USDe 完全透明及非银行依赖特性(承担加密市场风险而非银行风险)。此仍属未知领域。

对机构与协议而言,USDe 目前是 USDC/USDT 的补充而非替代。如 Maker 虽利用 USDe 为 DAI 储备赚取收益,但尚未完全弃用 USDC 稳定抵押。若 USDe/USDtb 持续验证流动性与可靠性,未来 Maker/Frax 等协议或采用 USDtb 替代 USDC 作为储备,交易所亦可能偏好 USDe 作抵押品。机构或在资产负债表持有 USDtb 作为现金等价物,同时配置 USDe 于收益策略。

为捕获机构资金流及稳定币/数字美元/代币化结算市场份额,Ethena 已决定开发多款新产品,其中 iUSDe 与 USDtb 两款稳定币产品专为机构资金设计。

5. USDtb 与 iUSDe

5.1 iUSDe

iUSDe 是核心 sUSDe 产品的合规封装版,具有基础许可控制与 KYC 限制。该结构使传统金融机构能合规接入产品,满足机构采用所需的 AML/KYC 规范。虽规模难及 USDe,却是专为机构参与者定制的重要工具。

5.2 USDtb

USDtb 是 Ethena 第二款稳定币产品,作为由代币化美债资产全额抵押的"数字美元"。与 USDe 基差交易结构不同,USDtb 采用法币抵押稳定币模型。每个 USDtb 代币对应投资于机构级美债基金(如贝莱德 BUIDL 基金)的美元债权,类似 USDC/USDT 机制。本质上,USDtb 持有者通过 BUIDL 获得美债敞口。

用户视角下 USDtb 功能类似传统稳定币:1:1 锚定美元、可区块链转账(首发以太坊及 Converge 链)、支持支付/交易/借贷。其设计契合机构对稳定币基建优势的认可。

Visa 2025 年 4 月 30 日报告指出:
稳定币能提升后端金融基建效率。过去十年支付前端数字化进展显著,但全球结算后端体系亟待升级。

传统跨境支付存在多层中介协调痛点:

  1. 银行扣款后发送含合规审核的 SWIFT 报文
  2. 报文经代理行中转(依赖互持往来账户),各环节收费且效率低下
  3. 货币区内通过央行 RTGS 系统日终轧差结算,受限于运营时段
  4. 资金在途需预存流动性,增加成本与风险
  5. 收款行最终入账完成交易

稳定币可减少中介环节,降低结算风险与预融资需求,消除寻租空间。网络效应进一步摊薄成本,标准化数据格式提升系统兼容性。区块链 7x24 小时近实时结算,解决传统路径耗时 5 分钟至 2 天的延迟问题。

对货币体系失控国家(阿根廷/黎巴嫩/尼日利亚)用户,稳定币提供美元化通道:规避本币信任危机,解决实物美元获取难、银行提现限制问题。自托管硬件钱包确保资金自主控制,抗审查特性规避政治干预。此外支持收益获取(如存入 USDe 至借贷协议获 10-15% 年化),在当地银行实际负利率环境中尤为重要。

注:稳定币用例不限于此,更多分析详见后续报告

Ethena 战略聚焦通过合成美元 USDe 提供储值/储蓄产品,未直接挑战 USDT/USDC 在支付结算领域的主导地位(USDT 在中东/非洲/亚洲具网络效应)。sUSDe 作为半互补产品与用户共享收益,承担高风险获取市场份额。新推出的 USDtb 定位为 USDe 补充品。

USDtb 由高流动性低风险资产 100% 抵押(主投贝莱德货币市场基金,持有短期美债),规避银行信用风险仅承担主权信用风险。储备资产自然生息(当前美债收益率约 4.5% 年化),每月鉴证报告由 Zodia/Komainu/Copper 托管。部分储备配置稳定币(如 USDC)确保快速赎回与链上兑换能力,应对大额提现无需即时清算 BUIDL 份额。

5.3 互补型稳定币

USDtb 与 USDe 本质迥异:sUSDe 专注高收益构建护城河,USDtb 核心目标是吸引机构资本。机构投资者或不熟悉 USDe 模式,对加密衍生品依赖存虑。USDtb 提供熟悉的美债抵押 + 强监管框架(合作方 Securitize 持牌),符合机构标准(KYC/全额抵押/低风险收益),为生态导入新资本。

USDtb 与 USDe 形成互补矩阵:覆盖高风险高收益(USDe)与低风险基础收益(USDtb)全光谱,适配不同偏好与市场环境。例如投资者可持 USDtb 作稳定储备(享 4.5% 收益),同时配置 USDe 进行激进收益耕作。这使 Ethena 成为一站式稳定币发行方,降低第三方依赖,并在不同市场条件下灵活切换(资金费率低迷时推 USDtb,反之推 USDe)。

iUSDe 则解决机构合规瓶颈。因监管要求,机构无法使用无许可金融:

  • 合规禁止与匿名方交易
  • 需明确借贷对手方身份(尤涉制裁实体)
  • 法定 AML/KYC 义务
  • 风控部门要求交易对手全透明

iUSDe 使机构在规避监管风险前提下,获得与 USDe 相同的收益风险特征。

6. Converge

Ethena Labs 与 Securitize 合作开发 Converge——专为接入代币化 RWA(真实世界资产)及传统金融市场工具设计的新链。

如同稳定币,过去一年代币化技术因提升透明度、降低交易与信息成本、加速处理效率及优化风控能力等优势,日益被传统金融机构采纳。

6.1 可编程性与可组合性

传统金融交易依赖多重中介,在发行、交易、匹配、结算、托管及公司行为处理各环节维护独立账本。代币化通过智能合约自动化全流程颠覆此结构。

共享账本记录资产使隔离系统功能整合成为可能:外汇支付通道、证券存管与抵押品管理平台可统一框架运行,降低价值转移成本并简化复杂互换清算。

代币化还通过条件交易增强可组合性:基于复杂标准自动化组合执行交易,创造高阶金融工具与工作流。自动化能力还能优化资产服务(如股息/利息支付自动化、股东投票流程简化)。

6.2 透明度与审计

现行跨境支付体系依赖代理行链,各机构维护独立账本并仅发送周期性确认报文,导致大量对账流程。

代币化平台则维护单一实时同步账本,所有参与者可见。共享"真相源"提供实时可视性,消除银行跨系统协调与日终对账需求。AML/KYC 筛查等重复流程可通过智能合约单次处理,降低运营成本并提升直通处理效率。

6.3 标准化与流程精简

资产发行流程因多方参与和人工操作成本高昂。代币化通过标准化流程和减少中介降低成本,降低资本市场准入门槛。

这有助于新资产发行并实现现有资产(含传统市场低流动性资产)共享/碎片化所有权,触达新投资者需求。在法律允许下,参与者可直接发行资产或协商代币合约条款,无需传统中介。

代币化进一步实现多步骤交易原子结算:例如用户以稳定币在链上购买国债代币时,买卖双方资产由单一智能合约同步释放。若任一方资产不足则交易终止,彻底消除本金风险。传统链下交易则需经清算经纪商、中央对手方、托管行等多机构分时处理,结算周期达 T+2。

6.4 资产类别差异

代币化效益因资产类别差异显著:低流动性非标资产(如银团贷款、中端私募信贷、商业地产权益)因人工尽调、定制条款及基础设施缺失改善空间最大。

高流动性标品(美债、大盘股、ETF)虽现有基建成熟,仍能获得突破本地交易时段限制、原子结算、增强可组合性、可编程生命周期事件、统一记账及碎片化所有权等增量价值。

Ethena 正构建 Converge 链,专注连接代币化 RWA 与 DeFi/加密生态(故名"融合")。代币化仍处早期,但将指数级扩张。当前多条链(含许可链与无许可链)竞逐该领域:部分提供 KYC/AML 全栈控制(雪崩子网/L2/机构链),部分依托可组合性与加密生态(Solana/以太坊)。Converge 试图为机构提供控制力与可组合性双重优势。

6.5 技术设计与性能指标

Converge 定位为高吞吐、低延迟的 EVM 兼容链。首发区块时间 100 毫秒,目标 2025 年 Q4 降至 50 毫秒。吞吐量目标至少 1 Gigagas/秒(约每秒处理 10 亿 gas 单位,以太坊当前每分钟处理 1 亿 gas)。

6.5.1 架构

基于 Arbitrum Orbit 技术栈构建,Celestia 为数据可用层。采用优化版 Arbitrum 定序器(Conduit G2)处理交易执行与排序。运行 Arbitrum Nitro 技术栈(提供欺诈证明安全性与 EVM 兼容性),但定制高吞吐定序器配置。

数据可用性层通过 Celestia 低成本发布大容量数据块(测试网已实现 128MB 数据块与 21MB/秒吞吐,路线图指向 1GB 区块)。突破以太坊数据吞吐限制,支持并行交易数据处理。

6.5.2 Converge 验证者网络(CVN)与安全

CVN 作为许可验证层充当"安全委员会":拥有自主决策权,可在紧急情况干预(暂停链运行、重大漏洞回滚等)。其职责超越常规区块生产,专注于维护网络经济完整性与用户资金安全。

例如:CVN 可限制恶意跨链消息防范桥攻击;在预言机操控、关键智能合约漏洞或经济异常时触发协议级熔断机制;极端情况下可争议链终局性或协调分叉。这些权力作为最后防线,为需风险缓释的机构用户提供安全网,同时不损害链去中心化与活性。

6.5.3 执行

采用多线程执行管道,利用多核 CPU 并行处理独立交易,同时保持严格确定性。

定序器持续生成"闪存区块"(微区块),验证节点可增量执行验证,避免等待完整区块。这降低网络传播延迟,保障高负载系统响应性。区块生产趋近连续化,平滑交易峰值并缩短交易到达时间。

为应对高 TPS 状态增长,采用基于路径的扁平化状态存储模型(高性能数据库支撑),提升合约状态读写效率。存储引擎支持并发读写,状态树多部分可并行访问/更新,含在线状态修剪功能防止数据库膨胀。

基础层为无许可链:任何开发者可自由部署合约,用户可跨链转移资产。但支持应用层权限控制(尤合规资产场景)。Converge 将并行承载两类应用:(1) 全无许可协议 (2) 传统金融场景的受监管应用。关键创新在于二者可交互:合规 RWA 平台可通过遵守合规规则与 DeFi 原语组合(如债券代币作抵押品),Converge 不强制全局许可,访问控制权交由应用开发者或资产发行方。

7. Defi 协议介绍

7.1 Horizon - Aave

Horizon 是由 Aave Labs 构建的机构借贷市场,作为 Aave 协议的许可实例专为真实世界资产(RWA)设计。本质是将 Aave 货币市场架构扩展至机构用户,允许其以代币化传统资产抵押借入稳定币。首发产品聚焦代币化货币市场基金(如美债基金份额)作抵押品,使合格投资者释放低风险生息资产流动性。

底层采用 Aave V3 智能合约(将升级至 V4),部署于独立环境并定制机构化功能。保留超额抵押贷款与自动风参核心设计,但为受限资产添加合规层。区别于 Aave Arc 的全市场许可模式,Horizon 在代币层实施权限控制:仅白名单机构可持有 RWA 抵押代币,而稳定币流动性池保持开放去中心化。

Horizon 于 2025 年 3 月经 Aave 治理提案与 Temp Check 投票推出。其将与 Aave DAO 共享收益(首年利润 50%),剩余归 Labs 团队(争议内容不赘述)。

相较 Aave 聚焦加密原生抵押品,Horizon 将传统金融工具(首发代币化货币基金)纳入借贷模型。允许持有美债/优质债务资产的机构将资产代币化并链上借稳定币,类比传统市场的回购协议或担保信贷额度,在不出售资产前提下提升资本效率。

例如:货币基金经理可用基金代币作抵押借入 iUSDe。贷方则包括寻求低风险收益的稳定币持有者/现金管理机构。Ethena 为 Horizon 提供合规稳定币(iUSDe/USDtb)及结算层(Converge),Horizon 则为 Ethena 的 USDe/iUSDe 创造链上借贷核心场景。

7.2 Morpho

Morpho 是提供无许可链上贷款基建的货币市场协议。其核心允许任何人创建自定义参数的借贷市场(抵押资产 + 贷款资产 + 风险参数自由组合),通过聚合流动性成为链上贷款原语。

架构含两大组件:1)Morpho 协议(处理市场创建与实时计息);2)Morpho 金库(管理贷方风险与收益)。金库智能合约将贷方流动性自动分配至精选市场,由专业风控者根据市场调仓。类似 Horizon,Morpho 通过支持 KYC 封装代币作抵押品,为 USDe/iUSDe 创造核心应用场景,实现从加密抵押贷款到实物资产抵押的多元信贷方案。

7.3 Maple

Maple Finance 是专注低抵押与现金流贷款的机构信贷市场。通过"资金池代表"(Pool Delegates)管理的链上借贷池连接借贷双方。

各借贷池有特定目标(如向加密交易公司放贷或票据融资),明确利率/期限/抵押要求。贷方存入稳定币,资金池代表筛选贷款并链上透明计息。混合模式结合链上资金管理与链下法律合约,支持纯代码协议无法实现的信用贷款。

产品分两类:1)Maple Institutional(许可池):面向大资本与合格投资者,严格风控且常要求抵押品(如托管比特币),需贷方 KYC;2)Syrup.fi(无许可池):将机构池贷款代币化或分级。

7.4 Pendle Finance

Pendle 是支持收益代币化资产交易与利率市场的去中心化协议。用户可将生息资产(如 sUSDe)拆分为本金代币(PT)与收益代币(YT):PT 代表到期赎回底层资产的权利,YT 代表到期前获取收益的权利。由此用户可锁定固定收益(卖出 YT 换取即期本金)或杠杆化押注利率(买入 YT 看涨收益)。

架构要求将原始资产锁入合约以铸造 PT/YT(绑定特定到期日)。Pendle AMM 支持 PT 与底层资产互换(隐含贴现率)及 YT 交易(隐含收益定价)。随时间推移,PT 价格收敛于底层资产价值(到期 1:1 兑付),YT 累积实际收益。创新机制 Synergy(自动复投收益)与收益质押提升资本效率。

7.5 Ethereal

Ethereal 是 Converge 链原生的非托管 DEX,支持现货与永续合约交易,采用 USDe 作为核心保证金与结算资产。设计目标为低于 20ms 延迟与每秒百万订单处理能力。

2025 年启动"零号赛季"预存 USDe 引导流动性,参与者赚取 Ethereal 积分(忠诚奖励)与 USDe 收益加成,获得平台优先访问权。

采用链下订单簿架构:

  • 链下订单引擎:高性能撮合引擎实时处理订单
  • 批量结算定序器:将交易结果分批提交至 Converge 链上结算

交易所作为 L3 部署于 Converge,拥有专属区块空间与交易排序控制权,规避公链拥堵。因 USDe 通过 sUSDe 持续生息,交易者保证金即使用于交易仍赚取收益。所有用户资金由 Ethena 网络智能合约管理(非交易所托管),私钥始终由用户控制,实现 CEX 级性能与 DEX 级资产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