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鸡分析师 —— 技术分析与交易

专栏: 量化 & 套利 · · 2024年07月24日 · 73 次阅读

最近学习了很多交易相关的新知识,主要来自商品期货的交易案例,终于开始明白,为什么做技术分析会被人长期诟病为“火鸡”了!

技术分析从 K 线出现之前就已经有了,早在利弗莫尔还盯着纸带交易的时代,就有人打着技术分析的旗号来割韭菜了,方式方法基本上都是“如果出现了某些特定规律,价格就会...”

这样的分析逻辑对交易来说,确实没有实际意义上的帮助,基本上是在用概率诱骗交易者们的钱财,本质上与上世纪中国那些收钱确保女人怀上男孩的跳大神一样;

因为价格的变动仅从结果上来看,无非只有两个方向,不是涨就是跌,就像生育的结果一样,50% 的概率用来筛选韭菜,不论是从效率还是盈利能力上来看,都是完美的敛财手段;

正因如此,“技术分析”的市场才逐渐分化为了“平民派”与“专业派”;

所谓“平民派”,就是任何人,不经任何训练,都可以在图表上挥洒大作,画出一条条看似精妙的趋势线,并叠加数不清的华丽指标,将原本 50% 猜大小的简单游戏逐渐复杂化。

这个复杂化的过程,对于交易的结果来说没有任何影响,一笔交易的盈利或亏损在数学层面上来看,依旧是不可量化的概率结果,正是因为结果的完全随机,才使得韭菜们迫切的需要一种能够为其带来确定性感受的观点或分析,而复杂的“民间派”技术分析,恰好能够提供这种情绪价值;

说的简单点,有时候并不是你分析的好,所以流量多、点赞多,大家都在评论你牛逼,而是因为你的观点带有了明确性的方向,恰好当下的市场中,绝大部分韭菜也持有相同方向的仓位,他们需要看到这些能够支撑他们持仓的观点,并用来平复自身对于未知行情的焦虑;

所以,在我看来,网络上绝大多数的分析师,提供的并不是有利于交易的观点分析,而是有利于大众的心灵鸡汤;

一个我长期观察到的规律是这样的:如果一个观点能够让你如沐春风,信心十足,那么这个观点一定不够客观

因为市场永远是随机且不可预测的,那么想要长期在市场中生存就必须与市场保持统一的步调,当你有了对于未来确定性的观念时,就已经陷入主观思维自我加强的恶性循环中了。

长此以往,必然被其反噬。

那么“专业派”呢?我观察了一些历年在商品期货市场和股票市场上叱咤风云的人,他们的分析方法往往偏向于“简化分析”,也就是在自己的交易系统中不停的做减法;

举个例子,日本期货交易冠军菲阿里,他的交易系统简单到令人发指,开仓逻辑仅仅根据市场当日开盘价位与前一日收盘价位的高低来做主要依据,然后加上几条简单的规则如“顺大势,逆小势”、“不求盈利,只求不亏”、“小额盈利不过夜”等等,就可以轻松成为交易大师;

还有的高手仅仅根据 3 根均线就能实现年化 50% 的长期盈利,回过头来看,我们能清晰的发现,最适合交易的分析方法其实并不是复杂分析,而是极简分析;

专业派的特点就是如此,分析市场的比重在他们的交易系统中占比仅有 30%,剩下的权重则是“交易策略”、“风险控制”以及“情绪管理”。

也就是说,学会了如何分析市场,仅仅才接触到了交易的冰山一角,后面还有数不清的陷阱与认知障碍在等待着我们,而将分析方法极简化,规则化,就给后续环节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一笔交易的入场离场条件不再受到原先那种复杂分析所带来规则模糊的影响,该进则进,该跑则跑;

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明确的控制每一笔交易的风险支出及情绪影响,才真正的坐到了牌桌上参与市场的概率游戏;

在那之前,大部分的交易者并不算是市场参与者,而是单纯的流动性提供者。

回忆过去自己的交易生涯,我清晰地认识到了自己并没有真正跨入到“专业派”的阵营,而更像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火鸡科学家”(可以自己谷歌这个名词的来源)。

2020 年的 3-12 对我来说,其实就是一次很有代表意义的“复活节”,很遗憾,我用了 4 年才认识到这一点;

如果不是机缘巧合接触了量化交易,幸运的使用代码规避了“交易策略”、“风险控制”以及“情绪管理”上的深坑,也许如今还在鸡舍中对着大家“咯咯咯”的叫着。

市场真的很令人着迷,随机性带来了喜悦与兴奋,也带走了很多宝贵的东西,如果回到 2018 年给我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那么我依然不会后悔,依然对这个市场感到深深的着迷。

原文链接